Raymond John St. Leger
个人主页:http://entomology.umd.edu/st-leger-raymond-j.html
博士,美国马里兰大学 教授
研究领域:昆虫病原真菌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University of Maryland * Entomology Department
His research is primarily directed towards understanding the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of entomopathogenic fungi with the aim of using them as a source of innovation for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es. Many of his studies have employed the insect pathogenic fungus Metarhizium anisopliae as a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how fungi respond to changing environments, initiate host invasion, colonize insect tissues, and counter host immune responses.
E-mail: stleger@umd.edu
Timothy Y. James
个人主页:http://www.umich.edu/~mycology/people.html
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 副教授
研究领域:真菌分子进化、群体遗传和群体基因组学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Associate Curator of Fungi Lewis Wehmeyer Chair in Mycology
Dr. Timothy Y. James obtained his PhD in biology from Duke University in North Carolina, USA. He then completed three postdoctoral appointments at Duke University, Uppsala University,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Since 2009, he has been an assistant professor and curator of fungi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James’ research covers multiple aspects of fungal evolution, from evolution at the gene level (particularly genes controlling mating), population level (emphasis on dispersal mechanisms), and reconstructing the deepest branches in the fungal tree of life (particularly chytrid fungi). James has specialized in studying a group of fungi known as chytrids that are largely aquatic and microscopic, including the fungal pathogen causing the current pandemic of amphibians. He teaches courses in genetics and fungal biology.
许金荣
个人主页:http://ppc.nwsuaf.edu.cn/szdw/kjdw/305057.htm
博士,博士生导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二级教授
美国普度大学植物与植物病理系教授
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曾任微生物学报副主编,现任微生物学研究学报编委,分子微生物学学报咨询编委。是美国植病学会、真菌学会、微生物学会和遗传学会的会员,美国植病学会遗传组委和真菌学组委的成员。
研究领域和内容:以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学与分子遗传学为主攻方向,从基因学、功能基因学、生物信息学与分子生物学方面揭示重要病原真菌的致病机理、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互作关系以及病原真菌信号途径,为植物真菌病害防治的新策略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至今已发表60余篇期刊文章,7篇书本章节,其中包括一篇《Science》(第三作者),一篇《Nature》(作者之一),一篇《PNAS》(第一作者),一篇《Genes & Development》(第一作者),四篇《Plant Cell》(三篇通讯作者),一篇《Annual Rev. of Phytopathology》(第一兼通讯作者), 四篇《Mol. Microbiology》(三篇通讯作者),十篇《MPMI》(第一或通讯作者),五篇《Eukaryotic Cell》(四篇通讯作者),和一篇《Genetics》(第一作者)。
王宗华
个人主页:http://zbxy.fafu.edu.cn/5c/50/c769a23632/page.htm
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植物病理学报》编委、福建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
研究领域: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分子生物学
主要成就:199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福建省优秀专家”等称号,并被确定为福建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996年获第三届福建青年科技奖;1998年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002年获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福建省新长征突击手和福建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九届福建省人大代表(常委),九届、十届福建省政协委员和民建中央教科委委员。兼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二审专家,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和福建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植物病理学报》和《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长期从事植物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行业计划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6),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1);先后作为作者之一在《Nature》,《PNAS》,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Nucleic Acids Research》和通讯作者在《PLoS Pathogens》, 《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 《Eukaryotic Cell》, 《Fungal Genetics and Biology》,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Current Genetics》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徐玉泉
个人主页:http://bri.caas.net.cn/rcdw/in_04.aspx?id=121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主要从事阐明真菌聚酮苯二酚内酯生物合成机制、利用合成生物学组合合成“非天然”聚酮化合物和发明新技术发现重要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徐玉泉博士,生于1971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1994年获学士学位,2001年获博士学位。多年从事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和利用新的质谱成像技术可视化研究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在菌落水平上的时空分布以及在微生物种群之间的作用。先后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学习和工作。研究结果发表分别发表在Nature子刊 Nature Chemical Biology、Cell子刊 Chemistry & Biology、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和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等国际知名期刊。
王四宝
个人主页:http://www.sippe.ac.cn/cp2-5_6_wangsb.asp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昆虫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
2007年1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2007年1月-2009年8月于美国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9月-2013年2月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分子微生物和免疫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2月被聘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2014年获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国家人社部“高层次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主要研究昆虫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在PNAS, PLoS Pathogens, Trends in Technology, Eukaryotic Cell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